繁体   简体  

簡介傷痛與恢複

《教會》20087月總第12(https://www.churchchina.org)

/蒲公英

 

汶川地震引起了一陣輔導熱潮。這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個現象,大家開始注意人的心理問題。國內外各方豪傑蜂擁入蜀,希望能一展長才、造福黎民;電視媒體也不落人後,頻頻播報這方面的信息。筆者在有限的時間裏,接觸到了一些入蜀從事輔導的豪傑義士。一般來說,國內人士大部分是公司人力資源人員,他們有些基本心理學知識,然而,這些知識卻屬一般性的無神論心理學;國外人士則是台灣9.21的服事人員,他們經曆過地震的災禍,有接觸受災者的經驗。然而,筆者似乎並沒有接觸到真正輔導專業出身,又經過創傷恢複特別訓練的人員。目前為止,似乎大部分的災後輔導只著重在壓力疏解的技巧和幫助孩童表達感覺的方法。這些技巧與方法在傷痛的初期能給予傷痛者一些情緒上的疏解。然而,技巧與方法永遠無法解決傷痛問題本身,傷痛者的記憶裏仍然存在著太多的驚嚇與恐慌,他們心理上有著太複雜的情結,仍然有著一百個、一千個的為什麼……

巴蜀災後輔導的需要極大。有家人傷亡的人需要輔導;沒有家人傷亡的人也需要,他們需要理解有家人傷亡者的心理,免得與後者相處時,造成後者心理上更大的傷害。孤兒需要輔導;領養孤兒的家庭也需要,他們需要理解孤兒的心理,才能真正地照顧關心這些孤兒,不會覺得他們舉止怪異、性格孤僻。傷員需要輔導;服事傷員者更需要,他們需要理解傷員的複原速度不是由服事傷員的人來決定。進入災區救援的解放軍需要輔導,醫療人員也需要。他們需要面對自己能力、體力、精力的有限,他們的救援,跟整個災禍比起來,不過是杯水車薪,眼見一個個的生命在自己眼前逝去,而自己卻沒有能力阻止這些悲劇的發生,這給救援者帶來很大心靈震撼。傷亡者期盼被救援的眼神,成了第一線救援者最恐怖的夢魘……巴蜀災後,太多的人需要輔導,需要傷後恢複的輔導知識。

西方人和東方人對傷痛的恢複有根本上的差異。東方人經常急于恢複人的工作與能力;而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響,卻著重于恢複。當中國孩子生病時,大部分父母親最擔心的,是孩子在家休息太久,功課會趕不上;西方父母親似乎不在意功課的問題,而更在意孩子的正常社交,因為正常的社交是人生命成熟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東方人在經曆傷痛時會壓抑情緒,能夠狀若無事,依舊正常工作的便是英雄。然而,神所造的每個人不一樣,神在每個人身上的帶領也不一樣。聖經上神看人重過工作,如果人不對,工作或遲或早都會發生問題;而當人對的時候,工作不會產生太大問題。工作可以很快恢複,然而,生命的重生與成長卻需要時間。壓抑沒有處理好的情緒,日後會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問題。

此外,人經常不敢信靠神的恩典,而喜歡用人的方法,想要快速得到人所期待的結果。然而,在神的恩典中,重要的其實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在過程中,人的諸多信念、價值觀和世界觀被挑戰;在過程中,人的生命改變與成熟,在過程中,基督在人的生命裏越來越多地掌權……好的結果來自于正確的過程,過程對了,結果根本不是問題。某日電視新聞上報導某位雙拐老太婆,雙腳截肢後裝上假肢,依然正常行走,正常生活,在醫院中四處遊走,安慰截肢的孩童,鼓勵他們建立積極的人生觀。然而,她從未提及自己從雙足截肢到正常生活的心路曆程,過程中的情緒起伏與掙紮傍徨……那些被截肢的孩子看到她時,的確可以得到一時的安慰與鼓舞,然而,安慰與鼓舞永遠無法取代每個人生命成長過程中必需經曆的掙紮。甚至,過分地強調積極的人生觀,會使人懷疑自己在複原過程中所必需經曆的正常掙紮,從而否定自己的複原,以至于陷入絕望。複原的過程就是輔導。

人並不喜歡傷痛,因為傷痛的感覺不好,傷痛又意味著人的軟弱與無力。然而,傷痛並不是人類的敵人,死亡才是。事實上,傷痛是一個生命的現象,是當人失去所擁有時的自然反應。人不可能活著而不傷痛,因為人不可能永遠地擁有這個暫時世界上的任何東西。傷痛是當人面對暫時,發現自己有限、軟弱與無助時的自然表現。對傷痛的認知是恢複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驟,因為恢複的本質,是個體生命的再生,是死裏複活的經驗,是複活的基督在人生命中的掌權。而無法傷痛,沒有傷痛的感覺,卻是一個死亡的現象﹕心的死亡,愛的死亡,熱忱的死亡,跟神或人關系的死亡,跟世界接觸的死亡,生命意義的死亡,正直意識的死亡,夢想的死亡,希望的死亡,信心的死亡……死亡是與神隔絕。死亡的現象,是不在乎,冷血,失去付出的能力,失去愛的能力,失去信任人的能力,心硬,對世界沒有興趣,沒有希望,沒有人生的意義與目的……

走筆至此,恐怕有許多讀者已經看到,死亡也在自己生命中的某一部分掌權。在無神論的觀念下成長,難以避免的,是我們自己都一直沒有從某些傷痛中恢複健康。恐怕,我們自己得先經過恢複的過程,然後才有可能去幫助其他的人。



受傷者的需要通常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需要是安全感。對汶川地震的災民來說,是生活上的穩定和物資上的供應。地震發生以來,海內外的金錢與物資源源不絕送入災區,政府對災民的照顧基本上很到位,大部分災民現在衣食居住應已不成問題,這個階段的需要大致已經滿足。

災民第二階段的需要是聆聽、安慰與理解。盡管經曆同樣的災難,然而,每一個災民記憶中的片段卻不一樣,他們的夢魘不一樣,反應也不一樣。災民經曆災難後的心理非常複雜,決不只是劫後余生的慶幸而已。有家人喪亡者的心理更是複雜,自己的存活似乎是對死去家人的背叛,他們會自責,內咎,怨恨自己沒有能力阻擋災難,救助死去的家人……這個階段災民的需要只是聆聽,讓他們把他們複雜的心理清理清理,不管這些心理是多麼不合事實。過早的給予答案會中斷受創傷者的心理傾述,以致無法達到完全醫治的果效。約伯記中神很有耐心地聽約伯發牢騷,一直到最後,約伯所有可發的牢騷都發完時,神才向約伯顯現,約伯所有的牢騷因而都得到化解。神並沒有在一開始時就顯現,讓約伯啞口無言。往往是人,不喜歡輸只喜歡贏,喜歡先發制人,不給其他人任何陳述表白的機會。

災民第三階段的需要才是輔導,是把耶穌基督死裏複活的生命一點一滴地帶進受創傷者的生命裏,是把永恒帶入這個暫時的世界,是用一個不會朽壞的希望,來取代這個世界的墮落。

傷痛恢複的最後結果,是能夠再愛,再給予,再付出;生活重新有希望,重新接觸世界;生命重新有熱忱,有意義,有方向,有目標;重新跟人跟神建立起關系……傷痛恢複的最後結果,是基督死裏複活的生命。從受創傷,如同死了一般,到新生命在基督裏的誕生、長大,到基督在他的新生命中掌權,這需要相當一段時間,從三、五年到七、八年。

至此,筆者意欲擱筆。本文不過是傷後輔導的簡介,真正的輔導內容可參考Judith Herman, M.D.所著Trauma and Recovery1

 

注解﹕
1、參見中文版﹕Judith Herman, M.D.,《從創傷到複原》,施宏達、陳文琪譯,遠流,2004——編者注

 

 

 

面對苦難

回主頁